城市设计方面,桐乡全民健身中心项目选址于乌镇大道,打造串联桐乡市中心和乌镇的文化、体育、旅游轴线。设计的出发点是将健身中心的建筑体量和所在的体育公园充分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以健身中心为锚点,创造更多公共的开放的和交流的空间,形成体育、文化、自然、城市相互融合的新型文体中心,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城市客厅,促进面向未来的健康生活方式。
功能业态方面,我们引入“大体育”概念,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休闲体育都纳入到设计的考量之中。项目的主体建筑包含一个多功能比赛馆,游泳馆和全民健身馆。多功能比赛馆创新性地把周期性使用的竞技体育空间与日常使用的群众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场馆的主体空间是一个5000平米的复合型空间。通过固定座位和活动座位相结合的优化比例配置和场地分隔,这个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平时作为多功能体育和文化活动的灵活需求。观演模式下可以提供3000座的观众容量,赛时满足乙级体育馆的配套要求。
我们不再狭义地把健身中心局限于传统比赛型的体育,而在设计中为引入新型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外延功能,如攀岩,蹦床,康复,儿童素质培训,以及电竞等等。空间规划方面,我们引入“体育MALL”的概念,采用了“一心多核”的放射式的布局,将其整合成一个整体。
“一心”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共享中庭,“多核”是众多不同的活动场馆。共享中庭既优化公共流线,又最大限度地鼓励不同活动之间在行为上和视线上的交流。中庭里各种活动空间以不同的性格和表情展现自己。
体操馆选择了活泼跳动的肌理,巨大的弧形开窗让馆内的活动与中庭交互。蹦床馆采用不同开孔率的穿孔金属板,透与不透之间折射着人们交流的不同选择。在中庭中部,设计安排了一个联系一二层的大台阶,方便市民在这里闲坐,休息,举办小型演出。
每个空间都提供看与被看的视角,在这里,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我们相信,一个成功的空间设计,可以鼓励人们更为积极开放,充分表达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娱乐方式,不仅和朋友,也与陌生人敞开心怀交流互动。在网络社会人与人之间隔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这种实质上的交流比虚拟交流更为难能可贵。
地面层的跑步道2.3公里长,与景观和隐形消防车道结合,串联起室外运动区,戏水区,景观湿地区和广场区。二层跑步道1.2公里长,把公园和建筑二层屋顶花园有机联系在一起,丰富了跑步的体验,鼓励建筑内外人们的交流,也巧妙地解决了二层人流的疏散。
从城市到公园,再到健身中心,形成独特的体育文化休闲体验流线。我们期待这个项目成为桐乡新的开放节点,形成居民日常活动的公共空间系统。通过健身中心,将体育活动、文娱功能,休闲空间和自然交织在一起。